“科幻是一种语言。它是全世界通用的、通俗的语言,能够让更多海外观众认识我们、了解我们。所以,科幻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这样说。
【资料图】
随着科创题材在全球被热捧,也随着中国科幻电影飞跃式的进步,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特别设立“科幻电影周”。昨天,在松江区举办的“科幻电影周”主旨论坛上,国内外科幻电影主创、科学顾问、行业代表共聚一堂,探寻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动能。
技术,突飞猛进
“《流浪地球3》正在准备中,ChatGPT、Midjourney等20多种AI都会影响电影创作和制作。”尽管《流浪地球2》刚刚在这个春天收获了超过40亿元的票房,但系列片第三部的筹备工作早已展开,“其实人物面部的增龄、减龄,包括声音处理等,《流浪地球2》也都使用了AI技术,但之前应用没那么便利。随着这段时间技术的突飞猛进,相信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图说:郭帆
带着新作《749局》和主角“马山”数智人形象来到上影节的导演陆川,也已要求他的团队使用AI软件进行创作。前不久,他还体验了苹果VR眼镜,感到一种“科幻成真”的震撼。“我们在《钢铁侠》等科幻片中看到的手刷屏已经实现了。观影时就像坐在影院巨幕前,恐龙的额头像从墙壁中真的伸出了三米左右,还可以实时互动,这个设备给元宇宙一个真正的入口,也许会彻底改变观影方式。”
勿忘,创作之本
作为《盗梦空间》《巨齿鲨2:深渊》《蝙蝠侠》等商业大片的视效总监,彼特·贝布在科幻大片制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提到,即便现在电影创作可以依靠大量先进技术的加持,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创作之本。在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合作的过程中,他就感受到了传统拍摄手段的重要性,“诺兰非常坚持尽可能地实景拍摄,这其实对于视效师来说是非常好的素材,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极致。比如他在《黑暗骑士》中把蝙蝠的飞行装饰做出来,挂在卡车上,让他感觉真的像飞起来。虽然我们可以完全依靠视效,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这样做。”
图说:彼特·贝布
对于年轻的科幻电影创作者,彼特·贝布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一方面要拥抱现有的技术,比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快速地获得想要的结果,而且能够达到类似于大制作的质量水平。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是得靠自己去做电影,因为电影的本源不在技术,新的技术没有办法创造电影,还是需要人去创造故事。”郭帆也很赞同诺兰导演的观点: “科幻电影的核心是电影而不是科幻,而电影核心是情感。正如《星际穿越》里,触动观众的不是黑洞,而是父女情感链接。不管用怎样的高概念,不能好好表达情感就没有意义。”
张开,想象翅膀
陆川发现,大部分国外科幻电影都是灾难片:“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对当下和未来的焦虑、对科技发展的焦虑。比如人工智能是否会统治这个世界或者统治人类,甚至摧毁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严肃而又真诚地探讨人类的发展,是科幻电影的使命和思考。”
图说:陆川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则从当前太空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为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思路。他提到,在不远的将来,太空旅游、太空移民、火星移民、星际航行、探索行星与智慧生命,这些遥不可及的人类梦想都可能会变成现实。“关于太空旅游,特别是月球旅游,我希望能看到一个回望的视角,回望地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感受;而在火星移民的主题里,我们可以关注怎么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作为一个科学家,他说,“所有太空题材的科幻作品都应该大开脑洞,只要不违反基本科学原理。所以,他们真有可能推动未来科技的发展,有些脑洞大开甚至会带来新的技术突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回想起跟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相处,他说:“顶级的科幻作者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他们愿意想象从未见过的、和现实生活无关的事情,这种能力推动我们人类不停往前走,这也是科幻电影肩负的使命。”(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记者手记丨郭帆很忙
郭帆很忙。上影节开幕以来,他一定是出席各种论坛和活动最多的嘉宾。哪怕人没有到,名字和作品也会被大家提及。开幕论坛上,黄建新就自豪地跟大家分享,联合国在维也纳的技术组织放了《流浪地球2》,郭帆去参加了各国专家的交流,这让人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郭帆很忙。科幻电影周主旨论坛现场,他被主持人当众催更:“夜已深,想到郭帆此刻正在睡觉,就想叫醒他去拍《流浪地球3》。”王红卫笑着替老朋友回答,电影还没开拍,但已经有近半年时间,郭帆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工作之余,他痴迷于琢磨人工智能,把时间都交给了AI相关书籍。
郭帆很忙。论坛时间不长,他要演讲,要分享,还要认真“听讲”。当《盗梦空间》《蝙蝠侠》三部曲、《巨齿鲨2》视效总监彼特·贝布分享诺兰影片中的视效制作经验以及诺兰对特效和实拍的观点时,郭帆特意坐到更为靠近演讲台的沙发上认真聆听,等到对对方演讲结束才回自己座位。在自己座位上,郭帆听到有感而发时,常忍不住与导演陆川耳语一番。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或者说焦虑,两位导演有不少相通之处。郭帆说,对待《流浪地球3》解构人工智能需要审慎再审慎。“希望拿出更多时间先去考察、认知。对于人工智能,它是在什么样的层级上,是把它当工具看,还是把它当更深入的物种看?趋势完全不清晰就着手创作,可能会有很大风险。”(孙佳音)